在刚刚落幕的世界游泳锦标赛跳水项目比赛中,中国跳水“梦之队”以绝对优势包揽全部四个单项金牌,再次向世界展示了无可争议的统治力,15岁小将全红婵在女子10米台决赛中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夺冠,其标志性的“水花消失术”引发全球媒体热议,老将曹缘、陈芋汐等选手的稳定发挥,进一步巩固了中国跳水在巴黎奥运周期内的领先地位。
女子10米台决赛成为本届赛事最大亮点,全红婵在第五跳难度系数3.2的5253B动作中,七名裁判打出四个10分满分,最终以458.20分的超高分夺冠,这一成绩比第二名英国选手高出近50分,美国《游泳世界》杂志评价称:“她的入水像一根针穿透水面,水花甚至来不及形成。”国际泳联官方社交媒体更以“魔法少女”为话题,将全红婵的慢动作视频推上热搜。
值得注意的是,全红婵在207C(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)这一以往稳定性不足的动作上取得突破,单跳获得94.05分,教练组透露,过去半年她通过增加陆上弹网训练和生物力学分析,将动作成功率从70%提升至95%。“现在跳207C时,我能清晰感觉到身体的旋转节奏。”全红婵赛后表示。
男子3米板项目中,28岁的奥运三朝元老曹缘顶住压力,在决赛最后一跳逆转队友王宗源夺冠,这场“内战”被央视解说称为“教科书般的稳定性对决”——两人12跳合计仅出现1次明显失误,而17岁的陈芋汐在女子双人10米台搭档张家齐,以“零水花”的同步表现卫冕成功,这对组合自组队以来已连续夺得三届世锦赛冠军。
国际泳联技术代表马克·约瑟夫指出:“中国队的恐怖之处在于,他们总能在新老交替中保持技术传承,年轻选手的动作细节甚至比前辈更精细。”数据显示,中国跳水队在本届世锦赛的48次有效跳跃中,平均得分高达85.6分,远超其他队伍。
赛后新闻发布会,中国队领队周继红首次披露了“3D动作捕捉系统”的应用细节,这套由中科院参与研发的系统能实时生成运动员三维模型,精确计算入水角度与身体展开时机。“以前教练靠经验判断,现在数据能告诉我们,全红婵的翻腾速度快0.2秒就能完全消除水花。”周继红举例道。
队伍引入的AI营养师和压力监测手环也引发关注,运动员每日的激素水平、肌肉状态会生成个性化报告,帮助调整训练强度,德国《明镜周刊》评论称:“这解释了为何中国选手在大赛末段仍能保持恐怖的动作质量。”
尽管中国队优势明显,英国队仍以2银3铜位列奖牌榜次席,男子10米台冠军戴利虽未参赛,但18岁新星诺亚·威廉姆斯在难度系数总和上已逼近中国选手,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则通过归化前中国省队选手,在双人项目上形成局部竞争力。
巴黎奥运会跳水测试赛将于下月在新建的奥林匹克水上中心举行,该场馆特制的可调节风速顶棚将成为变数,中国跳水队已宣布将提前一个月赴法适应场地,周继红强调:“对手在进步,我们必须把每个动作都当成决赛来跳。”
这场世锦赛的辉煌战绩,无疑为中国跳水队在巴黎奥运周期注入强心剂YY易游体育,当记者问及“水花消失术”的秘诀时,全红婵笑着回答:“就是每天跳几百次,直到肌肉记住正确的感觉。”这种近乎苛刻的工匠精神,或许正是中国跳水长盛不衰的答案。